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Ophiorrhiza humil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溪畔蛇根草
Ophiorrhiza humilis Tseng
中国植物志>> 第71(1)卷 >> 茜草科 Rubiaceae >> 蛇根草属 Ophiorrhiza

48. 溪畔蛇根草(植物研究)小蛇根草(海南植物志)

Ophiorrhiza humilis Tseng in Fl. Hainanica 3: 583, 309, fig. 737. 1974; Lo in Bull. Bot. Res. 10 (2): 55. 1990.

矮小草本,高4-6厘米或稍过之;茎纤细,直立或下部匍匐生根,幼嫩部分被黄褐色皱曲柔毛,老则无毛。叶薄纸质,椭圆形、卵形或披针形,长5-25毫米或稍过之,宽4-12毫米,顶端钝或短渐尖,基部圆或阔楔形,边缘浅波状,干时上面绿色,近无毛或被稀疏、紧贴的短硬毛,下面变红色,沿脉上被短柔毛;中脉两面微凸起,侧脉每边5-6条,弧状上升,网状脉通常不明显;叶柄长1-5毫米或稍过之,被短柔毛;托叶钻形,长2-3毫米;花序顶生,少花,通常2-5朵,总花梗长3-5毫米,被短柔毛;小苞片小而早落或无小苞片;花萼被疏柔毛,萼管陀螺状,长2.5毫米,宽稍过之,萼裂片5,卵形,长不超过1毫米,近短尖;花冠管状,长4-6毫米,喉部稍膨大,里面被稀疏长柔毛,裂片5,长圆形,顶部圆钝;雄蕊5,着生在冠管的近基部,花丝长约1.8毫米,花药长圆形,长0.7毫米;花盘2全裂;花柱长2.5-3毫米,柱头深2裂,裂片外展,长1-1.3毫米。蒴果倒心状,长约2毫米,宽约5-6毫米,被疏柔毛。花、果期冬末至春初。

我国特有,产于海南琼中;生于溪边潮湿石上。

本种与变红蛇根草 O. subrubescens Drake 极相似,不同之点只是植株、叶和花果等各部分均比较小,很可能是变红蛇根草生长于贫瘠生境(如溪边石上)的植株。唯目前材料甚少,故暂不定论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71(1)卷 154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
茜草目 Rubiales
茜草科 Rubiaceae
金鸡纳亚科 Subfam. Cinchonoideae
耳草族 Trib. Hedyotideae
蛇根草属 Ophiorrhiza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